
本报讯 “传承耕读家风,共筑精神家园”“欣赏昆曲之美,弘扬传统文化”……“世界读书日”来临之际,市政协举办“耕读·传家”“悦读·传统文化”等一系列委员读书活动,书香政协味正浓。
120多年前,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——通海垦牧公司,营造了“桃源式的垦牧乡”,实践着“新世界雏形”的理想,也留下了农业文化遗产——沙地圩田农业系统,留下不畏艰难、勇于开拓、不断创新的垦牧精神。4月17日,市政协农业农村界委员们会聚于通海垦牧公司旧址,举行“耕读·传家”委员读书活动,大家在参观学习、聆听讲解中深入了解沙地农耕传统,同时观摩政协委员高浩然创办的铭言生态农庄,直观体验现代农业生产运营模式。
“从农业1.0到农业4.0,理清了生态转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,我们将结合此次读书活动的所读所想,理论联系实践,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政协力量。”在阅读分享环节,委员们重点围绕《从农业1.0到农业4.0》这本书,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。政协委员、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吴幸民表示,下阶段将重点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,提升保护种质资源水平,依托国家级大豆整县推进、小麦单产提升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等项目,做好农技推广服务。
“打造南阳镇的‘农业4.0版’,重点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、品牌农业、精品农业。”政协委员、南阳镇党委副书记吴杰说,“依托南阳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四青作物小镇等资源优势,我们将大力发展农村电商,推介农文旅产品,建设田园综合体,加速推动能人回乡、企业兴乡。”
4月16日,市政协文化艺术和教育、医卫界的委员们聚集在一起,举行“悦读·传统文化”委员读书活动。昆曲爱好者袁宸龙以《昆曲之美》一书为引,从“唱念做打的程式之美”“诗词格律的文学之美”“虚实相生的舞台之美”三个维度,解析昆曲“无声不歌,无动不舞”的艺术特质,引发委员们的共鸣。
昆曲爱好者叶燕雁带来的《寻梦》选段,更是让大家沉醉于古曲雅韵。“以前觉得昆曲‘听不懂’,今天才发现,它的雅韵之美是跨时代的,关键是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。”政协委员陈美感慨。
“今天的读书活动不仅让我对昆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,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。”政协委员、启东市评弹团团长陈燕说,“我们将积极推动评弹、昆曲等传统艺术走进校园、走进社区,让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的人,尤其是青少年有机会接触、了解传统戏剧和曲艺表演,感受其独特的魅力。”
“建设书香政协,要深化‘读书+履职’的融合机制,拓展成果的转化,创新活动的载体,把读书所学转化为实际履职成果。”市政协副主席袁圣菊希望,委员们以书为媒,以行为笔,在启东大地上书写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春天的故事。
(本报记者 李欣怡 宋佳琳 通讯员 沈杰 钱周全)